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

Great Ocean Road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(2)

總覺得二部曲這種題目不能亂下,別人可能會以為總共有八部曲,應該是寫上跟下就好了,這樣大家才會知道原來只有上跟下兩部,但在外國人的思維裡面,應該沒有所謂上、下的類似用語吧?

延續昨晚的GOR三人行必我有師焉 (1),在看完無尾熊之後,夜幕漸漸地垂了下來,找好在 Apollo Bay 的 YHA 位置之後,伴隨著月光,沒過多久的車程就抵達我們落腳的位置了,但由於已經是晚上,所以沒拍旅舍的照片。

午餐吃了半隻烤雞跟一些烤馬鈴薯佐小紅蘿蔔,晚餐在詢問了櫃檯人員的意見,然後親自探訪發現價錢有點高的情況下,決定吃旁邊的 Food Court,把錢省下來買酒回去喝!
這裡到處都見得到 Fish & chips,也就是炸魚跟薯條,但在我來的頭一兩個月,為了想要好好存錢而幾乎不外食、就算外食也是速食店的情況下,一直到很久以後才知道這個食物,它很像是你在臺灣每個熱炒攤都會賣的炒飯,味道沒有什麼變化,就算換了不同的魚,你可能也吃不出來;披薩也不用多說,唯一要講的就是他放的辣椒辣到我整個人都要噴火,只是不小心吃進兩小顆就即將窒息,哈哈。

後來買酒回住的 YHA (青年旅舍)喝,還順便切了柳丁跟蘋果來吃。才剛喝一點點,旁邊那個女人就酩酊大睡!剛好變成我跟 Frank 的談心時間,聊了好多,好不溫馨!
等聊完了就是挖醒那豬公,然後陸續洗澡接著睡覺,結束第一回合。


順便推薦一下我們住的 YHA,位於 Apollo Bay ,一個晚上大概 AUD 30-40,有廚房、洗手間、有暖爐的客廳,到處都很乾淨,唯一讓我覺得很陰森的是顧客似乎都很早睡,才十點就覺得不太對勁,但應該是我多想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隔天一早認真的做了蛋餅當作早餐,我的部分是很吃重的切水果及泡飲料,你看佔了一半是不是!?
吃完早餐我們又跟前一天一樣,跟原本預計好的時間晚了一個小時左右才出門......,所以取消原本在計畫中的森林之旅,改成直接殺到大洋路的重頭戲──石頭。

哈哈,在這樣的標點符號後面放上石頭兩個字感覺超瞎!但第二天的行程除了 Sky Fly 跟午餐之外,幾乎都是看石頭無誤阿!!

Sky Fly 是一個在山裡面的滑索遊樂設施,看介紹的影片真的是在山林裡滑索,而且路線有長有短,歷時還三個小時半,說真的是蠻吸引人的,但我們並沒有玩,嗚嗚;一方面對我來講有點貴,要花上 115 澳幣,一方面由於需要預約,其他兩個躍躍欲試的人就算再怎麼想上去玩,也只能望洋興嘆。
經過幾個大草原,驚訝過幾次,留下幾張照片之後,在艷陽高照但氣溫偏低的中午時分,我們抵達了大洋路數一數二著名的 12 使徒岩!
如果不先放上我的帥照再來講解,真的會過意不去。XD

十二使徒岩其實沒有真的十二個,只是一個象徵意義。全盛時期好像是九個,前些日子又倒了一個,所以現在其實應該是八使徒岩。

禮品店販賣的明信片上,其實已經看過很多次這個角度的照片,有差別的地方只是有沒有我而已,但是,當時我們看到這個場景的時候,沒有一個人是不被震懾的......;我知道照片很難說服你們,包括連我現在自己回頭看也都不覺得有什麼,但那些還在墨爾本沒去過大洋路的信眾們,請一定要到這個地方來膜拜一下,太壯麗了!說到這裡,由衷感謝兩位門徒嚷嚷著要到這個地方來玩,哈哈。

一左一右,很是崇拜的樣子XDDD

接著我們繼續往前開,雖然這一大片石頭的名字我不記得,但我覺得這應該也要是一個很著名的景點才對,薄薄的一片,卻綿延了數百公尺,獨立地站在這片海裡,左邊有一個很大的洞穴,如果科男有來的話,命案就是會發生在裡面的那種洞穴,搞得我好想進去。

接著我想起以前玩過的奔跑拍照遊戲,於是跟信徒玩耍了起來,你看我是不是很大方,哈哈,而且後面那個女孩根本就沒有跑吧,老實一點喔!

同一個停車的地方往下走,很快就走到 Loch Ard Gorge,這裡有兩片山壁所圍成的一個小沙灘;小沙灘過去有個故事──18XX年的時候,有一艘從英國到墨爾本、名為 Loch Ard 的船在這個地方沈船了,唯一兩名倖存者被沖進這個小沙灘而得救,所以這個地方就被這麼取名啦!
由 Sandrine 所掌鏡的照片可以很清楚的拍到我們跳躍,但由 Frank 所掌鏡的照片就完全是個悲劇......。

我壓根兒忘記我們是跳完還是剛要跳,但實在很狼狽。
就算有稍微成功,也會有人跳出我出運了的表情,我真的不知道有什麼事!?

好啦,不要說對你們不好,擺一張可愛的照片好不好>"<

隨著這個景點結束,天公開始不作美,但死命觀光客如我們,不管怎樣一定要看到各大景點才肯回家!所以接著前往下一個 London Bridge;原本他是一個平台,中間有兩根支撐著,所以被稱為倫敦鐵橋,人們可以走到上面去看風景。但在某一年,中間連接的部分突然斷掉了,鐵橋變成斷橋,這個地名就被改為倫敦「斷」橋了,是不是很 Funny?
拍攝這張照片的當下實在太過狼狽,風大到跟颱風沒兩樣,彷彿就是實況記者在現場幫我們連線轉播。

結束這個景點,其實差不多就完成了這趟旅程,下午四五點,我們開始回程。
回程的一半其實天還算亮,順利的走完山路,等轉到公路的時候,天氣才開始變成雨天,路上一個燈都沒有,只有對向的車子會開著大燈閃瞎你。一邊注意後面的車子是不是跟自己跟得太近,一邊調整雨刷的頻率,一邊還要擔心視線很模糊的情況下,自己是不是真的開在對的路上,還好當時注意力夠集中,三個多小時,我們就從大洋路的石頭區回到墨爾本的市區了,也由衷感謝法蘭克先生跟山晶小姐一路上沒有睡覺、幫忙看車況,但我想他們應該也嚇屎了吧,哈哈。








最後,不要覺得我沒有帶小兔子出門,他可是好好的在扮演格列佛周遊小人國的故事!

看照片來這!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